第二十五章 令支
来源:哔哩哔哩    时间:2023-05-16 23:09:30

当段龛的人头落地,咕噜噜的滚到台下时,他的思绪恐怕会回到二十年前,那个疯狂的午后。公元338年三月,后赵数十万大军势如破竹,疯狂的席卷着辽西之地,所过之处辽西守军望风而降。仅仅月余,辽西全境诸城皆归为赵土,段部鲜卑建立的辽西公国,自此从历史上彻底消失。石虎坐着金玉镶嵌装饰的辇车,在千骑万军的簇拥下,进入了辽西公国的都城令支。他坐在曾属于段辽的高台大殿之上,手捋着胡须,闭着眼听那军鼓乐工们,奏响庆祝大胜的古乐。在他的身旁内侍监宣读着祝词,当高台下的军士们,听到他们期许已久的赏赐之后,沸腾的欢呼声响彻云霄,一声声万岁,叫的端坐其上的石虎很是受用,洋洋得意的他沉浸在这一片仿佛虚幻的盛景之中。

这时有人轻轻的凑近石虎的耳边,小声的告知他辽东公国慕容鲜卑的首领慕容皝,并没有如约而至,甚至连一封贺书都没有遣使送来。石虎闻言,并没有太大反应,甚至连眼皮都没有抬一下,只是摆摆手让通报的人先退下。石虎表面平静如水,其实内心早已开始谋划。当初催促出兵的是慕容皝,如今大获全胜,避而不见的还是慕容皝。石虎在心里默默思量着慕容皝此举意欲何为,背约之事为人所不耻,他如此做一定有他的理由,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,让慕容皝不愿或者说不敢前来赴约共庆胜利呢?突然之间,石虎睁开了眼睛,一个征战沙场数十年的将军,敏锐的察觉到慕容皝内心的恐惧。石虎嘴角开始上扬,随即大笑了起来,旁边坐立的随从和军士们满脸问号的看着他,不知自己的天王石虎这是怎么了?

大典庆祝完毕,夜里石虎在正殿中宴请诸位将军谋臣,酒过三巡菜过五味,歌舞飨乐纷扰于室。正当大臣们相互敬酒之时,石虎摆了摆手,随侍左右时刻关注着他的内侍监,随即了然,立刻站在台中央,高举其臂自左向右挥动,那长长的衣袖随之摆动,连接着上面牵坠的玉砄也因为碰撞而发出清脆的响声。歌舞乐工闻讯戛然而止,相继退出中台。将军大臣们也停止了喧闹,放下了形如飞鸟展翅的酒器羽觞,齐刷刷的看向端坐其上的天王石虎。


(资料图)

石虎看喧嚣已定,遂言道:诸臣可知,今日大胜有何美中不足之处?

台下之臣皆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,后赵军自发兵以来席卷辽西,如入无人之境,哪里有什么不足之处呢?但闻听石虎言辞犀利,恐祸及自身,群臣脸上一扫刚才的放纵不羁,个个调整姿态,正襟危坐了起来,生怕自己会成为那个所谓的不足之处,被莫名其妙的叉出去斩成八段。石虎用手指敲击着案几,静静等待着他想听到的答案,可是过去了很久也无人回应,正在石虎敲击案几的动作逐渐变得急促,石虎的耐心也被消磨的越来越少时,端坐其下的氐族首领龙骧将军蒲洪,先拜而后言道:禀天王,本次辽西之战美中不足者,唯慕容鲜卑之国主慕容皝未来为天王贺。

石虎闻言,露出了一丝微笑。而台下则像点燃了炸药桶一般,轰的一声瞬间沸腾了起来。将军们七嘴八舌讨论着,大多数人已经猜到此时提慕容皝,天王肯定是有所图谋,只是不知石虎具体意欲何为。石虎看着台下躁动的人心,明白时机差不多了。遂言道:龙骧将军所言正是孤所思,请求联盟的是他,催促出兵的也是他,如今背约避而不见的也是他,辽东慕容皝他想做什么?我煌煌大赵是他手里玩弄的工具吗?召之即来,挥之即去?

台下诸臣闻言,个个义愤填膺,将军们纷纷急呼,要求天王下令出兵辽东,灭除慕容鲜卑,生擒慕容皝向天王谢罪于廷。石虎闻言甚是满意,他要的就是这种同仇敌忾、士气如虹的状态,随即他摆了摆手示意安静,然后问道:我孙儿棘奴何在?

棘奴就是石闵,也就是后来灭亡石氏建立冉魏的冉闵,其父为石虎养子石瞻,原名冉良,早在公元328年石虎奉命征讨前赵刘曜的高侯之战中战死。冉闵幼时即表现的勇武敏锐,为石虎所宠爱。成年后更是身长八尺,善征战多谋略,在后赵许多对外战争中,是罕见可以做到胜则斩获颇丰,败则能全身而退的良将。又加之其为养孙,在礼法上离皇位相对较远,所以始终为石虎所信重。而时为北中郎将、游击将军的冉闵,自然在征讨辽东的准备工作中,承担了石虎爪牙耳目的角色。

石闵见祖父唤其名,忙起身至中台,单膝跪地高举双手,掌合于一处言道:儿臣在。

石虎言道:西线战事已平,东线情况如何。

石闵回道:据游击斥候回报,自西线战事四起以来,我军与慕容鲜卑有盟约在先,由其率部族攻段部之东,以配合我军正面征讨。慕容皝率军与段部鲜卑之将军段兰站于令支以北,段兰被击败,远遁不知所踪。慕容皝部斩敌数千,掳五千户后直接返回了辽东,不知因何没有前来令支与我军会师。

石虎听罢摆摆手让石闵退下,石闵遂行礼退回其位。这时横海将军桃豹言:慕容皝背信弃义,趁我军攻灭辽西之际,掳掠人口,抢劫畜产,无视我大赵天王,于情于理都应讨伐,否则难扬我大赵圣威,无显我大赵军武。

石虎点头表示认同,遂言道:孤欲讨伐不臣,顺势席卷辽东,一举荡灭北边之患,臣等认为当如何谋划。

群臣闻言皆交头接耳商量如何征讨辽东之地,但正在此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出现,如铁器坠地、绵帛撕裂之声一般刺耳。太史令赵揽与众人相背劝谏石虎道:岁星正当燕国的分野,出师必然无功。

岁星就是木星,其意是指形势利好在前燕而不在我大赵,贸然出兵肯定会无功而返。本意是希望石虎三思而后行,不要操之过急,殆误大事。可此时的石虎箭已然在弦上,怎么可能不发一矢就鸣金收兵。另外仅凭腐儒一言即放弃军国大事,岂不要人笑话,更何况石虎还是个久经沙场的武将出身,此时更不可能听进良言。

太史令赵揽作为唯一一个清醒的看清形势,且敢于站出来反对石虎顺势进攻辽东的人,勇气是可嘉的,但他面对的君主却并不圣明卓著。石虎本身就是好战之人,且自负狂妄,慕容皝顾忌后赵军强,生怕被其趁机攻灭,所以不敢赴约,这本身是人之常情,但却给了石虎进军的理由。同时由于慕容皝回军后,没有任何表示,也触碰了石虎的逆鳞,石虎对于辽东本身就是居高临下之势,慕容皝不告而别就是对他的轻视和侮辱,这使其在感情上也无法原谅慕容皝。而在形势方面,我众敌寡,我强敌弱,我士气如虹,敌畏畏缩缩,这种巨大利好之下,好战派的石虎很难打消一举平定辽东安定北方的念头。

石虎此时已入中年,四十多岁的他还心心念着攻灭东晋统一南北,而此时形势喜人,即使有些风险,石虎也必然不愿放弃这天赐良机。中国自古以来南北对立的时候,北方政权从来都是把所有的注意力关注在统一南北之上,而对于北部边疆的攻伐大多集中在稳定后方,为征南做好准备。这一次石虎攻辽西,进而欲取辽东,也只是为了稳定后方,为南下灭晋做好准备。即使不能扫灭辽东也要敲山震虎,打击一下慕容皝的气焰,让其不敢在自己征南之时背后捅刀子。

而太史令赵揽不知是石虎刻意安排的出场角色,还是他真的忧国忧民,不愿看到败走辽东的颓丧局面,总之在大殿之上他悍不畏死的提出了自己的想法,表达了自己明确反对征讨辽东的主张。这个与石虎相悖的观点,自然引起了石虎的不悦,在盛怒之下石虎命令近卫,将太史令赵揽当众拖了下去,并且对其进行鞭笞,惨烈的叫声响彻大殿,与会的将军大臣闻听个个双股战战,拿酒杯的手都不自觉的微微发颤,有人不得不用两只手托举来掩饰自己的恐惧和不安。石虎听着殿外的惨叫,又看到台下故作镇定的群臣,很是满意,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在石虎脸上转瞬即逝。

台下群臣在稳定情绪后,纷纷高举酒杯,异口同声高呼道:不破辽东,誓不回转,大赵军威,抚地动天。天王万岁,万岁。在这一声声万岁中,进取辽东的军事行动就这样敲定了。虽然石虎决定趁胜出击的军事决策敲定的很仓促,但是其在具体的军事行动上却并不马虎。石虎毕竟是将军出身,曾经也是在血与铁中滚出来的人。他好战残暴,但他也知道战争比大多数人想象中的残酷无情。他攻辽东不是为了一人的痛快,而是为自己统一天下铺路。所以事实上石虎是一个通晓兵法,且胸有谋略的人,否则他也不可能夺得帝位,并降服群臣,使自己的统治二十多年稳如磐石,直至自己去世后赵都没有崩溃。

从历史的角度看,对于长期稳定的统治确实需要一套德法兼备的社会管理体系,需要贤明的君主和能干的臣工。但对于短期的稳定统治则有另一套办法,比如残酷的军政府统治,以军队来镇压所有的反抗,把紧缺的社会财富,用于供给武装暴力,以便于自己可以牢牢的把控住一个国家的最高权力。石虎采用的就是后者,也正因为他军事至上的治国方略,导致其不得不掳掠民财,来供给庞大的军队开支,所以后赵社会始终处于一种悲苦血腥,但却又稳定强盛的状态。只是这是一种病态极端的社会存在,就像一个长期靠激素药物维持着的壮汉,一旦停药立刻就会萎缩甚至崩溃。石虎从最初决定以暴力维系统治开始,就已经预示着这个国家,注定也会因暴力而灭亡的命运。可对于石虎这种篡权弑君,血腥夺位,且又贪恋权力,耽于享乐的人而言,他事实上是没得选的。

由于前燕刚刚建立不足一年,其所统辖之地大多数州郡部族并不亲附其政权。石虎在进军之前便利用前燕民心不服的缺陷,派出使者说客在前燕国内四处招纳、诱降那些不愿臣服慕容鲜卑的部族和州郡长官。果然不管是居就县令游弘,还是东夷校尉封抽都毅然决然的投降了后赵,后赵因之不费一兵一卒前后共得三十六城。当然也有不惧后赵大军,不愿叛燕归附之人。比如营丘内史鲜于屈想要归顺,结果被当地臣民处死,而城中军民则同仇敌忾选择共同御敌。朝鲜令、昌黎人孙泳决定御敌,却有人与后赵暗通款曲,企图内应外合投降后赵,结果被孙泳发现立刻将主谋斩首示众,其数百从众畏惧,遂纷纷请罪。孙泳采取主谋严惩,胁从不问的策略,宽恕了他们,从而稳定了人心。而难以坚守的城池,也有主官不得不被迫离开,如乐浪太守鞠彭就因境内士民,大多选择背叛投降后赵,而不得不携亲信二百多人退走棘城。

在招降的同时,后赵数十万大军也开始进入辽东境内,依仗兵力众多,石虎采取多线进攻,四面出击的战术,在短期内占据了前燕大片领土。直至前燕大本营棘城,数十万大军包围这个前燕都城,就像二十年后慕容皝之子慕容恪包围段龛据守的广固城一样,只是石虎没有慕容恪那样的韬略和耐心,他也没想到慕容皝的抵抗意志这么坚韧。当时双方相持十数天后,慕容皝阵营投降氛围浓重,几乎所有的将领都劝慕容皝投降后赵,慕容皝怒不可遏反驳诸将道:我刚取得天下,立国不足一年,怎么可以就这样投降。

诸将遂不再言语,但各自心里已经开始盘算着为自己的后路着想。慕容皝心里也明白在后赵强有力的攻击下,士气低落,如果没有一场关键的胜利来振作精神,那么很快这些人就要砍了自己的脑袋去向后赵请功了。于是慕容皝决定孤注一掷,他派遣自己的儿子慕容恪率两千精锐骑兵于凌晨出城,趁围城部队不备,打他们个措手不及。不知是天佑前燕还是后赵过于傲慢轻敌,这两千骑兵在慕容恪的带领下,像天兵天将下凡一般,左冲右突杀的后赵军容大乱,恐慌在清晨的迷雾中迅速蔓延,不明就里的后赵军士纷纷逃遁,丢盔弃甲,乱作一团,场面失控,以致整个围城大军开始了大溃败。

慕容恪乘胜追击,以区区两千骑兵斩杀俘虏后赵三万余众,这在军事史上都是难得一见的场面。而对于后赵雪上加霜的是,那边段辽又趁机诈降,趁石虎兵败,心情低落的时候,提出派兵增援,结果慕容恪获得消息,提前在密云山中埋伏了七千精锐骑兵,前来接应、有恃无恐的后赵军队,遂被慕容恪的伏兵杀得大败而回。本来要被接回的段辽及其部众被慕容恪裹挟回前燕,刚刚从段部鲜卑投降后赵,被石虎委以劝降故主段辽的阳裕、后赵将军鲜于亮也于此战被慕容恪所俘获。而阳裕、鲜于亮后都成为前燕重臣,为前燕的发展和扩张立下了汗马功劳。

当时负责迎接段辽的后赵将军是麻秋,这个人是石虎的心腹之将,自石虎夺权以来,他几乎参与了后赵所有的对外战争。前期少壮曾击败氐族首领苻洪,段部鲜卑首领段辽。后期受挫,先被前燕慕容恪以伏兵杀的几乎全军覆没,损兵十之六七,以至连作为主将的自己也只能徒步回营,引得刚在前燕都城围城战中大败的石虎大怒,当场便削夺了这个败军之将的所有官职和爵位,因此之后便不再像过去那般受石虎亲重。后被派到西北做凉州刺史,受命和将军孙伏都共同讨伐前凉。前凉国主张重华起用年轻将领谢艾,曾三次以少胜多,分别于广武、临河、神鸟击败麻秋的进攻。最典型的是在临河会战中,以弱胜强击败麻秋,斩将杀敌一万三千多,麻秋只得单身匹马逃回自己的驻地大夏。

时隔近十年,麻秋再次尝到了当年慕容恪给过他的耻辱之果,而也正是谢艾屡次大败麻秋,致使石虎不得不放弃攻灭前凉的图谋,感慨道:吾以偏师定九州,今以九州之力困于枹罕,彼有人焉,未可图也。也因为谢艾的努力,使汉人在北方的最后一片净土得以保留,但张重华死后,其兄张祚废主自立,并趁机诛杀了忠于张重华的谢艾,一代名将终死于奸人之手,令人唏嘘。而麻秋用自己人生的两次大败,成就了两个留垂青史的名将,一个是东北前燕慕容恪,一个是西北前凉谢艾,也实在是令人啼笑皆非。

而在宋朝编撰的纪实文学作品《太平广记》,曾引用唐代张鷟撰写的笔记小说集《朝野佥载》中有关麻秋的记载,言道:

后赵石勒将麻秋者,太原胡人也,性虓险鸩毒。有儿啼,母辄恐之麻胡来,啼声绝。至今以为故事。

这可能是北方地区以恶人来抑制幼童哭闹的最初模板了,而晋书中记载的石虎麻秋君臣之事,也基本符合这个故事中所言形象。时至今日以“麻秋来了”以抑孩哭的故事,依然在晋西北地区流传,就像南方地区以三国时期因张辽击败兵围合肥的孙权,而流传以“张辽来了”抑制孩子哭闹的故事一样。只是麻秋是恶名在外,而张辽则是勇猛威人,虽都为孩童所恐惧,但实际却是天壤之别。

后来石虎病逝,后赵大乱,麻秋依附石闵,清除王朗所部,却被苻洪俘获。苻洪任其为军师将军,麻秋恩将仇报反而毒杀苻洪,意欲吞并苻洪部众。苻洪世子苻健为父报仇,终将其擒杀,麻秋至此结束了其罪恶的一生。当年随其一同进攻前凉的后赵三朝老臣,征西将军孙伏都,同样在石虎死后的大混乱中,因为企图诱杀冉闵的计划败露,而被诛杀。石虎阵营的许多大将最终的命运基本都差不多,不是因为个人品行不端死于阴谋,就是在大动乱中被各方势力剿灭,几乎难有善终之人。反而是那些因缘际会,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得以脱离后赵的人,不仅得以遇明主受重用,建功立业,而且大多得以善终,留名后世。比如前期因被俘而投降前燕的鲜于亮,和后期看破形势主动脱离后赵的姚弋仲。

X 关闭

推荐内容

精彩推荐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3 非洲卫浴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8   联系邮箱:58 55 97 3@qq.com